发布时间:2020-06-20 12:12
中产阶级,源自一个外来词汇“middle class”。
外媒对中国中产阶级的定义是这样的:《福布斯》中认为
1、生活在城里
2、25到45岁间
3、有大学学位
4、专业人士和企业家
5、年入1万—6万美元,大概是6.5万—39万人民币。
而目前按国内一些财经人士的标准来看,抛弃出身学历来讲,定义中产阶级的指标为个人资产超过1000万。(搜狐财经数据)
从现实来看,技术工人很难达完全达到外媒的所定义的5条要求。但是按照国内经济人士的标准来看,中国的技术工人想要达到在45岁之前1000万资产的条件的难度,又在哪里呢?![]()
忽略工资增长缓慢的大环境原因,最根本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消费观念,二是理财观念。
首先,为什么是消费观念?因为在现在这个消费主义横行的社会里,很多人确实迷失了自己。他们赚了点小钱,存了点工资,便也想过把小资生活。iPhone一代换一代,时尚包包买买买,学人旅游到处飞,发发朋友圈假装自己格调高,殊不知自己刚获得的进入中产阶级赛道的门票就这样被商家消费掉了。
他们致命的缺陷就在于本末倒置,把消费享受格调高当成成为中产阶级的方法,而没有意识到这些只是成为中产阶级后带来的附属品。技术工人到达中产阶级靠的不可能是消费,而是创造。需要把积累的第一桶金用于创业上,才能获得步入中产阶级的门票,而不是盲目消费。
第二点,是理财观念。
就算你是顶级技术工人,年薪30万算高的吧?而我们刚刚说到中产阶级的财富标准是多少?是1000万。所以要达到这个标准,技术工人需要花33年的时间才能达到这个标准。扣掉养老育儿养车养房养老婆和医疗保障的费用,再把通货膨胀考虑进去,说需要50年不夸张吧?而有多少技术工人能熬50年还能在原岗位上奋斗?
他们想缩短这个时间的唯一途径只有一条:理财投资。
穷人越穷,富人越富,你手上拥有的资金越多,你获取财富的能力就越强。但很多技术工人学历不高,又不愿花时间去研究理财投资,他们如何懂得加大家庭的负债杠杆性,通过负债来获得货币的杠杆效应?
归根结底,技术工人无法跨入中产阶级,不是因为社会对他们的印象困住了他们,而是他们的观念困住了自己。要改变这种现状,只能改变自己。
服务热线
020-62662166